现在我们可以算一下一款车型在各类税收“重压”之下将会占去车价的多少,这里以小编新近购买的雪铁龙C4L车型为例。2014款1.8L智驱版手动劲智型,按照市场指导价格14.99万计算,消费税5%,增值税17%,真实的车价其实只有149900÷1.17÷1.05=122018.7元,税费为27881.3元。意思就是,这辆C4L,厂家到账的费用只有122018.7元。
此外,还有购置税,149900÷1.17×10%=12811元,税收总价为消费税+增值税+购置税=40693.3元,占新车落地价格162711元的25%,就是说小编购买一辆C4L有四分之一的钱是“贡献”给国库。而在美国,大部分州对汽车公司仅征收5%-10%的税费,终端环节也没有购置税。在日本,轿车的平均税率大概是11%,德国则为7%。再加上中国保有环节的车船税等,比较一下可以发现,中国的汽车家庭在购买环节和保有环节背负的税在全球也是数一数二的。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请容小编默背一下《礼记》中的这篇文章,即是缅怀我的校园时代,更是为我透支的钱包送上“悼词”。
除了这些,购车之后还是难逃税收“魔咒”,车子要喝汽油,那0.8-1.4元/L不等的成品油消费税你总要交吧,还有按照排量大小不同,60-5400元/年的车船税。扯得稍微有些远,但是国内高昂的用车成本还是明明白白摆在那里。
还有就是合资车型的技术原因,品牌厂商对一些尖端科技实施知识产权保护,重要的零部件生产都是在本国完成,而且购买对方的产品必须缴纳技术研发专利费,零部件在进口过关时候还要缴纳关税,国内新车在落地价的基础上还增加了30%多的税收,而国内厂家还是没有赚到很多钱,这里面的赢家还是政府和国外的品牌厂商。所以国内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相比,有着更明显的价格优势,只是国人对自主品牌的接受程度还不高。
要真正降低汽车售价,一个是要不断提高国内车企自主研发的能力,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最重要的还是呼吁国家大力减税促进整车销售,当今社会汽车已经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而不是高档消费品,通过减税可以更好地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做到藏富于民其实对国家的健康发展也能起到积极作用。希望国家经济在不断走强,GDP数据在不断走高的情况下,也能让普通的老百姓也过上好日子。